top of page

把手的形狀  

 

大家都說小彎把好用, 真的嗎 ?每一隻小彎把都一樣嘛?

 

把手的選擇 ,很個人化, 牽涉到campy與shimano變把的形狀, 手的大小, 還有握把的方法, 騎乘的習慣 。一般而言 SHIMANO比起CAMPY的變把, REACH多了 一公分 。

 

當把手裝好時, 我會檢查幾個姿勢:

 

坐姿時煞變把手上的位置

我喜歡掌面往下蓋在煞變把手上, 類似TT的休息把位置。 所以我很在意要把煞車變把與把手之間弄成一水平線,  在這種姿勢下, 你會感受CAMPY的優點, 前方握把窄, 後面寬, 虎口不會抵住。 SHIMANO的總是覺得手會被推回來,影響到腰部。 再往前一點到突出處的位置是不錯, 但手要外轉側握, 手肘會往外開, 肩膀會較緊。

 

站姿時煞變把手上的位置

坐姿時, 你會希望煞變把手往上翹一點, 比較好握, 但是翹太高, 在站姿壓重量時, 會覺得手被往後頂, 手腕會折到, 身體無法往前壓。

 

坐姿時的下把位

坐姿時的下把位, 如果下把有一點弧度, 會降低 reach 比較容易抓, 但是這樣會離煞車把比較遠, 不利於手較小的我,  完全水平的, reach會比較長 ,但是煞車較好握。

 

站姿時的下把位

如果下把是水平的, 那下把位-站姿時, 很好施力; 有弧度的話, 好像都會擠到手腕, 把身體往後推。 下把水平, 身體可以更往前。 如果你不把握垂肘的技巧, 前臂也就容易碰到上把。 下把有一點向下, 手腕就要上翹 ,手肘會更往下,  是可以幫忙一些, 但是重量較難前移;  上把外側的弧度設計大一些 是有幫忙 。  考慮到手腕的活動角度, 下把與水平線之間的角度, 最好小於20度。

下把位如果比較寬, 有助於站姿抽車的穩定性,如上把寬42 ,下把寬44。

 

我還有一個狀況 ,就是不喜換上下把位之間的reach落差太大, 我是以下把位為基準來調, 用下把水平的,或DROP大, reach較大, 上把位相對高太多, 很難有用休息把的感覺, 有弧度的下把 ,又會讓站姿受影響。

 

折衷的方法就是, 找一支落差較小的圓型的彎把, 不要扁平把,下方是水平的,或20度的傾斜。 上方弧度也不要太斜, 上下把手落差在130mm左右,不過何其難找 。

bottom of page